南航教工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有一位受人爱戴的女老师,她和蔼可亲,聪明智慧,工作起来像机器一样快速运转,永不疲倦;待人接物像阳光一样灿烂,又像月光一样温柔。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她坚守教学第一线,每年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大量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作为一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她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生5名,她还是分管学院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是学院党政领导中的唯一的女性。她就是我们的朱春玲老师。
一、繁忙又快乐的工作
朱春玲老师很忙,和其他老师一样有计划内的教学任务、科研工作,还承担着繁杂琐碎的行政工作。一个人怎能干得了那么多工作?她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如此繁多的工作呢?朱老师平淡地说:“只能是自己多辛苦点,利用休息的时间多干点吧!虽然很忙,但工作是快乐的。”
熟悉朱春玲老师的人都知道,如果要找她必须事先约好时间,因为她可能在上课,也可能在开会,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即使是周末,她也忙着备课,改作业,改论文,或者找同学谈话,带领同学们做各项研究工作。
教学负担这么重,社会工作这么多,朱春玲老师还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朱老师长期从事飞行器环境控制系统研究,开发了多种相关设备,其中两项成果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多项获校科技进步奖。其中一项用于飞机结冰机理及防/除冰技术研究的结冰风洞,弥补了国内高校在结冰试验基础研究方面的空白。对于科研工作,朱老师有着独到的见解。“什么叫真正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应该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为高校的老师,要想做科研,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社会的需求,然后去做一些基础的科学研究工作,从本质上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严谨性是不可以缺少的。”朱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学院科技工作方面的领导者,她引领着学院科研工作的方向,学院科研成果始终处于同类学院的前列。
二、青年学子的良师益友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很好,我非常喜欢和青年学生在一起!”这是朱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同学们也真切地感受到,无论是在做人、做事、学业、生活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朱老师如春风化雨般的关怀。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朱老师总是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科研分枝相结合,为每个研究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科研津贴上给予适当地补助;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拿出自己的钱来为他们垫付学费。朱老师以女性特有的细致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去年,一个学生去北京办事,当她了解到该同学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麻烦时,她马上联系当地的朋友来帮助该学生,使这个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人们都说,“朱老师对待学生简直就像对自己的孩子,她是操不完的心,用不完的劲。”无论哪个同学有什么事找她,她都会耐心地了解情况,有困难设法解决,有问题设法处理,有心事要进行耐心开导。对于每一个普通学生,都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了解、关心并给予帮助,这对于朱老师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她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忙而拒绝学生的求助。她觉得如果学生思想上迷茫时,一定要帮助他们走出困惑,重新认清自己,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进步。“不管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我一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大家。”同学们牢牢地记住她的话。
朱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业余生活。她常说:“只有玩得开心,才能学得专心,学习之余你们一定经常举行集体活动!”性情中人的朱老师只要有时间就组织学生旅行,一方面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同学们觉得只要与朱老师在一起就有“家”的感觉,享受着一家人的温馨和快乐。
朱老师对学生既是慈母又是严父,在思想品格方面的培养向来严格有加,她说:“期望同学们:纯真、活泼、思维敏捷,认认真真做好人生中仅有的两件事:做人和做事;做人是第一位的,而做事,只要你认真了,即便你没有过人的聪明,也一定能够成功。”谈到研究生的培养,她认为“性格开朗,人格健全,思维敏捷活泼,才能做好科研工作。”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性格开朗,胸襟开阔,视野开放;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因为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是搞不好科研也做不好基础工作的。
很多老师谈及80后、90后的某些缺点就摇头叹气,而朱老师却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她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学生,很阳光,很有朝气。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年轻人一切都很正常,依然满腔热情,和70后、60后没有什么不一样,人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时间段去划分,因为人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不应该再用原来的标准去看待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时代不同,要求不一样。当社会真的需要他们时,同样的社会责任感一定会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如今年轻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较多,知识面比原来宽得多,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优秀。”这是朱老师对年轻人的期望和信任。她真诚热情地对待学生,从来不武断批评学生,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聆听他们,鼓励他们,并给予适当的建议与纠正。
朱老师坦荡开朗的胸襟,丰富深邃的专业知识,开明睿智的见解,精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以及机智、幽默的谈吐也总是像磁石一样吸引着80后、90后的年轻人,同学们都由衷地把朱老师当作最信任的良师益友。
三、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
传统观念认为,男同志在外做事业,女同志则应更多地做家务。作为学院高层领导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朱春玲老师每天到单位要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处理好难以数计的事务性工作,回家还要担当起妻子与母亲的角色。毕竟行政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朱老师留在家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她总是坦诚地表示亏欠家人的太多,为了补偿自己心中的愧疚,她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抢着做家务,烧饭烧菜、洗碗、扫地,家庭责任感与无言的爱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而表达出来。
作为一个母亲,她不能像大多数的妈妈一样经常陪伴在儿子身边,手把手辅导功课。但是工作再忙,她也要把孩子安排好;事情再多,她也要与孩子谈心。出差在外,她无时无刻地不在牵挂孩子,只要能抽出时间,马上往家里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儿子总是笑说妈妈善于“遥控”。出差回家从不会忘记给儿子带礼物,而最好的礼物就是妈妈给儿子讲述的更精彩的故事和更广博的知识见闻。
一个人既需要工作与事业的成功,更需要家庭的关爱,两者和谐才是真正的人性完善。朱老师笑着说:“我又想做好工作,又想照顾好家庭,就必须要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不论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做家务,把该做的家务做完才能做其他的事。”没有华丽的辞藻,一字一句朴实的语言流露出一位普通女性最诚挚的心声。
这就是我们的朱老师,朴实无华,却又散发着无可替代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普通的女性,朱春玲老师义无反顾地挑起教学、工作、事业和家庭的重担,大步向前,举重若轻,风采依然!这,就是新时代女性最美好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