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南航教工报  2008第4期

宝华山游记

来源:校工会发布时间:2011-03-10访问次数:9

作为国内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律宗道场,拥有四池、九洞、十二泉的宝华山,究竟有何神秘之处?4月12日,我们趋车进行了实地考察。

宝华山,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因盛夏季节黄花满山而得名,周围36座山峰似36片莲花瓣。山间云雾缥缈,溪连流水叮咚,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确是一方非同寻常的佛教胜地。

崭新的柏油路弯曲地伸向山里,路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每隔一段设一个石坝,这是仿造徽州村子的做法。上坡了可以看到路边的山头上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树木,足见这里的生态保持得很好。再过了一个大坡后,终于与柏油马路告别,走上了山间的石阶小路。沿着石阶上到山顶后,出现了水泥路,过了马路,穿过一片开阔地,前方出现了亭子和围栏,原来这里就是景区地图上被标为“秦淮之源”的地方,果然有秦淮风光的旖旎。

位于宝华山上的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如莲房一般端坐于宝华山中,这座古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为明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佛教律宗传戒场所,故而称为“律宗第一山”。其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网络独特,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坛。一般寺庙都是坐北朝南,而隆昌寺却坐南朝北,颇为奇怪;此外,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森严,将山门造小为的是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让他们在幽静的环境里安心做功课,也可避去尘俗烦扰。

在走廊上转了一下,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广场出现了,这是佛家弟子举行受戒仪式的地方。这个大广场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南面是大雄宝殿,北面为韦驮殿,东西面为寮房,结构方正,对称严谨。在穿过一个暗暗的走廊之后,前方出现了小广场,附近的殿内摆放着石戒坛。石戒坛一般都在露天,隆昌寺的石戒坛却位于殿中间,据说这是表示遵守律宗“不倚不连”的规范。

穿过券门,站在了巨大的宝藏前―最上面无梁殿分列左右,铜殿居中,中间是一座墙基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汉白玉平台,最下是两座造型精巧的石阶梯。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铜殿、无梁殿,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楼阁式的铜殿,瓦、梁、窗、楹等许多部分用纯铜铸成,结构精巧,雕刻细腻。

在古铜殿两侧,有左右两个无粱殿,都是阁楼式,这两个无粱殿全部用砖垒砌,不用寸木,殿内装饰都是经砖雕而成。殿顶重檐九脊,内部系砖垒成的拱形,外部是仿木结构殿堂形式的砖雕。屋檐出檐很短,屋角起翘亦不高,形式上与北京北海无粱殿近似,但艺术造型和雕刻更佳。

离开隆昌寺,沿着水泥路走了一段,走上一条通向山谷的石阶路,神秘的乌龙洞出现了。传说明代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和尚一日在隆昌寺开堂授戒,无意中看到一僧人面色苍黑,相貌怪异,不像人的样子,他突然用手点指那怪僧,大喝一声:“呔,孽畜,哪里走!”那怪僧立刻逃窜,众僧人追赶到乌龙洞口,这怪僧突然化为乌龙,窜进了洞里,此洞因此名为乌龙洞。

在完成了整个实地考察之后才不得不对这颇有传奇色彩的宝华山和隆昌寺另眼相看,原来看似普通的寺庙却有着如此不同的经历和价值啊!

联系我们

编:210016

联系号码:025-84892218

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席信箱

  • 工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