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南航教工报  2007第8期

怎样做一名高素质的大学教师

来源:校工会发布时间:2011-03-10访问次数:45

外语学院吴鼎民

一、应了解教育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冷战结束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资金重点投向经济建设,一场世界经济“大战”就此开始。经济大战的核心是人才大战,因此,各国都把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已经到工业化时代结束,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的新时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播速度突飞猛进,使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每个学科和专业建设都产生了影响。以英语学科为例,当前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被教育部列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四项任务之一,就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要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全方位登上国际舞台,消除敌对势力的影响,就需要大量的,具备很强的英语交流能力的高级人才参与国际事务。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制约的我们走向世界的“瓶颈”。所以,英语听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改的核心问题。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了解这些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我们就能理解教育部的决策,积极主动地面对当前的教改。

二、应了解新时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上述发展还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上。高等教育从先前的“分科”专业技术教育转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教育思想的变化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等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要努力改变人的思维结构,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要教育学生(包括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仍然能在变化的环境下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并获得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是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学科纵向和横向一体化的大系统。在大系统优化的前提下完善子系统,在优化的子系统中进行元素的优化。元素的优化不能脱离系统,否则元素的优化会损害系统的优化。

三、应了解与教育有关的其他方面观念的变化

信息时代的人才标准是更加强调人才的能力素质和创造性,要求人才具有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还要有协同工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能力不是由某一门课专门培养的,而要靠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体现。

信息时代知识的特点是知识量多,传播速度快,各学科知识联系更加紧密。比如,英语不再单一地作为一门工具来看待,教学的内容不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而是同时作为文化和多种信息的载体,成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

从知识的内涵来看,信息时代的知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书本知识,是指对事实和原理的了解。另一类是所谓的“沉默的知识”。是知道如何去做,以及何时、何地通过谁去做。教师应考虑怎样指导学生学会上述两类知识。

四、应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不断补充新知识的意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能一劳永逸,坐享其成。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补充提高。此外,即使有了很高的知识水平,要把知识转化成传授知识的能力还需要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和钻研。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当好先生,也要当好学生。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两句话的含义基本一致。现代教育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也要求教师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加强。教师既要补充本专业还要补充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学生和教师具有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教与学双方身份有时不再那样截然可分。如果教师放松了学习和提高,在一些方面就很可能不如学生。所以,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不断获取知识是做好教师工作的两个重要条件。

五、应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

学生是教学诸因素中最活跃的一种,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当前,教学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研究“怎样教”转向研究“怎样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备课本固然重要,“备学生”更为重要。对于学生的地区来源情况、成绩现状、学习上的需求和困难等教师都应尽量了解。多数学生的学习困难是学习方法不当或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引导和指点。我们不要抱怨学生成绩差,学习不努力,要积极寻找其中的原因,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正是我们进行“校本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具有成熟的思维能力,智力上一般没有问题。学习不努力,问题可能出在教师身上;成绩差的原因多半出在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上。年轻的大学生处于青春心理活跃期,经常因受困于“成长中的烦恼”而影响学习。一般来说,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呈阶段性特点,比如,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面临离开父母的“断乳期”;二年级学生容易出现青春期感情困惑;三年级学生可能兴趣分散,学习松劲;四年级学生可能出现就业、考研焦虑。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学生交朋友,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心理困惑甚至是生活困难。这样做有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积极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工作。做好这些似乎与专业教学无关的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间接的重要意义。

六、应重视“校本”研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改革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教不研,最后沦为“教书匠”。一是只研不教,最终成为“书蛀虫”。教学的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每一个老师都应成为研究者。要特别重视“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要求教师所研究的问题要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教师要从本校和本专业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问题并有效地切实解决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除了研究教材,教法外,还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课程、研究网络等。搞好“校本”研究需要教师熟悉教育学、教(下转第五版)(上接第四版)育心理学等理论,熟悉教学原则和方法,还得了解本课程教改的历史和现状发展。教师应是教改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才会源源不断,研究的结果才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七、应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要靠多种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之间应密切配合。课程的配合有赖于教师的整体意识。每一教师都是一个教学团队的成员,对集体要有团队精神,对同事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基础课很多教师同上一门课,更有相互切磋的可能和必要。当前,教学人手偏紧,教师应主动为系、室分忧,多承担教学和教辅工作,多为集体着想,不要斤斤计较。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对个人成长有利,也有助于做好教学工作。对学生日常要有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上课时要有协调和调动能力。教师带好一个班级如同指挥带好一个乐队,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能力,又要善于调动各人所长。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指挥的作用,要尽量多给学生“演奏”的机会。

八、应加强师德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好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艺术家,应努力做到德艺双馨——不仅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还应具备有很高的师德修养,努力做到才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修养包括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人格修养。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要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饱满热情,要有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感。

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首先体现在教学态度上和敬业精神上。在教学上认真负责,对学生满腔热情。教师的道德人格修养还体现在治学态度上。在做学问时老实认真,不投机取巧。要善于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出具有创见性的新成果,而不是剽窃别人的成果。

教学艺术修养涉及到教学方法、技巧等方方面面。作为教师,一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要能讲好本专业的知识;二要善于语言表达,能把问题解释清楚;三要努力做到教法灵活,擅长示范,教会学生动口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四要懂得如何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修养,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而奋斗!

联系我们

编:210016

联系号码:025-84892218

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席信箱

  • 工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