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教工报
——记全国知识型“创争”活动先进个人裴锦华老师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有一支年轻的发射与回收技术科研团队,他们的科研成果堪称世界先进水平,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就是研究室主任裴锦华副研究员。提起裴锦华,熟悉他的人,没有人会不竖起大拇指,那是说他的工作业绩,也是说人品。
勇挑重担吃苦在前
裴锦华25岁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无人机所工作,刚一参加工作,就参与某型无人机型号发射车研制的后期攻关工作,第二年,被任命为发射回收研究室副主任。沉甸甸的担子并没有压倒这个书生样的年轻人。为了解决该型号的关键技术,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历时近3年先后在江南湿热地区、东北高寒地区和青海高原地区等不同恶劣环境条件下试验试飞和艰苦攻关。
1997年,该型号发射车进入了工程试验阶段。在南京这个以火炉著称的城市,8月份,烈日炎炎,谁也不愿意在户外多呆一分钟。可是为了争取试飞时间,他与课题组成员顶着酷暑,将发射车开到户外,架车,上模拟配重,发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再上配重,再发射,再记录,再分析……;一次,两次,……天天一身汗,一身泥。圆满地完成了无人机模拟配重试验,为院里大大节省了试验费用,减少了试验风险。后来在南京土山机场进行了第一架无人机的无动力弹射试验,首次发射无人机获得成功。
为了考核该型号发射车低温性能,1998年春节刚过,大年初五,鞭炮的余温还未散尽,他就带领着课题组匆匆赶往齐齐哈尔和加格达奇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低温环境试验。加格达奇零下三十度的,凛冽寒风,没有让这个南方小伙退缩,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顺利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射试验,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低温试验资料。
1998年7月,试飞队赴青海共和机场进行高原地区科研试飞。试飞队抵达外场,裴锦华刚把发射车安排好,强烈的高原反应再加上长时间的疲劳,使他昏倒在地。大家迅速将他送到附近的医院,诊断很快出来:高山肺气肿,典型的高原反应。医生嘱咐,为防止复发,病愈后也不能重上高原,必须好好休息,他却一再要求重返试飞场地。经试飞队领导再三做工作才说服了他。
从高原回来后,他立即把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后面的可靠性鉴定试验作好准备。同年12月,他又带领课题组在南京和常州两地进行了可靠性鉴定试验,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按期完成了该项试验工作,连续47次成功发射,确保了高原型无人机全系统设计定型工作的顺利进行。
1999年7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他一次次带领课题组,圆满完成各军区交装试飞任务。
刻苦钻研敢于创新
无人机每一个型号的诞生都凝聚着无人机人的点点心血。从预研、方案设计、方案论证,到设计定型,每一个关键技术都需要技术人员刻苦钻研,艰苦攻关。在刚刚完成的某型无人机型号研制中,火箭助推发射系统是其中的核心研制内容。无人机研究院任命裴锦华同志作为该型号的副总设计师,主要负责发射分系统的研制。
在该型号开始阶段,科研副院长兼型号总师将厚厚一叠的长空资料交给了裴锦华。当他再次拿回资料时,他欣慰地笑了。因为他发现裴锦华并不仅仅是还回了资料,还写出了自已对长空一号无人机发射的想法,针对双发火箭助推发射系统,他设想了几种方案,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些建议极具创新意识,并将两个不同专业的思想汇集起来。具有多年科研工作经验的主管院长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位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善于全面思考问题,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才。而裴锦华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在以后的各项课题研制中,“交给裴锦华的任务,他总是又快又全面的细致考虑整套方案,基本无需改动。”总师们都这么说。
在长空改的研制中,他带领课题组以质量和可靠性为目标,严把设计关,经过反复调研,设计及实验验证,先后突破了机动性悬挂式底盘设计、避让式发射架设计、双发固体火箭工作同步性、发射段参数匹配优化等关键技术,仅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发射系统的研制。
在大西北戈壁滩科研试飞期间,他担任试飞队副队长。当时在即将试飞的前一天,还有人担心地问裴锦华:“要发射重量达2060kg的大型、高亚音速无人机,采用双发固体火箭零长助推方式,在国内外均很少见,这种全新的东西,你们能行吗?”“行!”他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们做过严密的计算,计算用的原始数据是可信的。”
他的回答让总师及试飞队员们增添了几份自信。这种胸有成竹是建立在他平时全面细致的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在无法用地面模拟发射试验验证的前提下该型号一举获得了首飞、鉴定及执行任务的3架次无人机的连续发射成功!
注重建设注重人才
作为无人机发射与回收专业的科室主任及技术负责人,裴锦华同志在带领全室科研人员在顺利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和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同时,还很注重科研设施的建设。在争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新工程-1研保建设项目中,他和许多老专家们同吃同住在江宁,作出多种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写出了无人机发射与回收技术实验室建设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发射与回收技术实验室目前已被列为国防科工委对我国无人机行业布点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投资达1400万元,该实验室属于国内一流的、为全行业服务的开放式重点实验室,并将极大地促进本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注重科研基础实施建设的人,也必定注重科研队伍的建设,在他的一篇报告中,他写道:“只有拥有一支专业配置合理、团结高效、勇于创新的研究队伍,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科研任务。”每一接受新次任务,他都将课题的任务分解,合理的分配给每一位科室成员,使大家在任务设计中得到锻炼,并精心负责对设计项目进行把关。对于不同专业的设计,他也能很好的理解,并吸收其有用的技术,甚至可以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长处,集思广益。”这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发射回收这个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已形成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论证和先期研究工作的良好风气。
与此同时,他很注重自身的学习,在读博士即将毕业。在他的带领下,科室里另外几名年轻人也非常注重自身学习,不断提升学历。
通过近几年的预研课题和型号研制任务的不断牵引,以及他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发射与回收技术的总体研究和发展水平在国内已居领先地位,相关技术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天道酬勤。裴锦华在无人机科研战线上拼搏十年,获得了诸多令同龄人羡慕的成绩和荣誉。1998年获江苏省、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2004年和2005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2006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1998年、2004年和2006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次;1997年和1999年获航空工业总公司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各1次;2001年获国防科工委个人三等功1次;2004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型号研制个人三等功1次;2004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