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南航教工报  2005第9期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来源:校工会发布时间:2011-03-10访问次数:2

——《爱南航、爱南京、爱江苏》系列活动有感

南京市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浓厚的城市。为了让新加盟我校的教师了解南京这个博爱之都、文明之都、开放之都、绿色之都的城市风范,工会和人事处于9月27日组织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上午的活动跨越了民族苦难和现代文明,下午的参观则跨越了历史和未来,大家兴高采烈看南京,相互介绍谈感想,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关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记忆,我们不可谓不深刻,对这段历史的过程不可谓不熟悉,但是,全体教师还是被深深的刺痛了。走进大屠杀纪念馆,一口古铜色的和平大钟,三根大柱子,五个圆圈首先印入我们眼帘,它们代表着30万被无辜屠杀的同胞。

馆内的每一处建筑都让人忆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名为"古城灾难"的组合雕塑、凄凉的墓地广场、揭示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的"万人坑"。每走到一处都会感觉有一柄利剑插进我们心头,刺痛着内心深处的民族自尊心。原先有说有笑的那些观众,都变的肃穆起来了,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那么严肃,流露着悲恸与愤怒。那累累白骨让我们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置身于1937年12月那个血雨腥风、不啻为人间地狱的南京城。到处是杀人放火的日本鬼子、到处是同胞悲惨的呼号声、一具具匍倒街头的尸体上血迹斑斑,滔滔江水变成了暗红色,燕子矶的石壁在呜咽……

在历史证人足迹面前,我们仔细地看着每一双看似平凡的脚印,在他们脚印的中间撰写着每个人的名字和留下脚印的年龄,一双脚印便代表者一个生命,但是每一双脚印的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从昨天走来,在这里驻足,目的就是警醒我们的人民曾经遭受这样的杀戮、我们的民族曾经如此的多灾多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带给了我们已经久远的震撼,唤醒了知识分子心中的历史使命感,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政府,一个好的政府需要一个好的政党,一个好的政党是千千万万能够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党员所组成的。

南京,这个昔时的"偏安之都",在近代却成了苦难深重的"是非之地"。没有那一座城市、也没有任何一个建筑群像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这样,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它完整地保存着如此众多的中国近代史的文物古迹,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力的物证。它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屈辱,感受过太平天国"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悲壮,也见证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钟山风雨和国民政府的兴衰荣辱。

位于南京河西新城中部地区的绿博园,刚刚于9月26日开园,占地1150亩、种植各类植物约数百种,首届“绿博会”正在这里举行,由主展馆和绿色家园展示区、旱溪园、江滩湿地区等三大景区。主展馆造型好似千纸鹤,占地面积77公顷,是1999年昆明世博园的两倍;绿色家园展示区占地15亩;"旱溪园"地形是由多座浑然天成的岛屿组成,各种曲折弯转的小道将岛屿串连起来,犹如一条美丽独特的项链;"湿地休憩区"利用基地水面塑造湿地水域、湿地生态岛、湿地疏林等,种植了大量的湿地生态植物,形成自然而有意趣的湿地景观。

我们生活在南京,我们热爱南京。在返回学校的途中,一个教授提到了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观点:"如果我们不能记住历史,不幸的历史就会再次上演。"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联系我们

编:210016

联系号码:025-84892218

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席信箱

  • 工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