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教工报
光阴飞逝,转眼之间我已经结束了硕士阶段的学习生活。在已逝去的日子里,梁大开老师不仅在学习和科研上给了我悉心的指导,而且在生活上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如今,我又有幸成为梁老师课题组的一名博士生,每当回想起和他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但我又苦于自己语言的苍白无力,无法生动的将它们一一表述出来,而只能将这些点点滴滴都铭刻在心中。
不懈的追求,丰硕的成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梁大开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纯朴、好学、对生活和事业充满爱心的人。
1956年,梁老师出生于我校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978年,他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成为恢复高考后我校力学专业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金城集团设计所,从事液压设计工作。1983年,梁老师放弃了在当时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回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其间从事光纤应变传感器的研究。毕业后来到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系任教,从事力学教学及实验室工作。1993年他再次回到母校,师从我国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著名专家陶宝祺院士,专门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这一次,他选择了留校,选择在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一心一意献身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
外有动则内成思,梁老师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憨厚与踏实。在科研工作中,梁老师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防科研课题。在“九五”预研项目“飞机自适应设计技术”、国防基础研究项目“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监测及力学性能研究”和“863”项目“轻质机体先进结构综合技术研究”中,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了研究工作。在“十五”预研项目“飞机自适应结构设计技术”中,参与了项目的申报并担任了其中子专题“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负责人。在国防基础研究“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智能夹层及相关技术研究”中,承担了项目的申报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工作。
此外,梁老师还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航空科学基金及多项横向开发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一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有多篇被SCI、EI、ISTP收录及多次被他人引用。
三尺讲台育桃李,满腔热情铸人梯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教师的职业,排斥浮华。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在广阔的科研天地里驰骋千里的同时,梁老师没有忘记身为人师的职责。工作恪尽职守,踏踏实实,这是所里的师兄弟们对他最朴实的评价。而他自己也在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两个角色的转换协调中相得益彰,其乐融融。
梁老师现在不仅承担了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同时还指导着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共20余人,其中有近10人已毕业和出站。为此,他分别于2001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奖教金一等奖。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梁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总是告诫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学校提供的这么好的机会,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开展科研攻关的能力。”
上课本身是门艺术,与学生心拉近了,上课就成了一种交流,是知识的交流,更是心的交流。许多师兄在毕业多年后还与梁老师保持联系,觉得梁老师值得他们尊敬,原因就在于此吧。不管什么时候,学生打电话向他请教问题,梁老师总是诲人不倦,乐于回答。他对每位学生都充满了希望,希望他们工作好,在岗位上获得丰收。同时梁老师治学非常的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一直注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看着如今后起之秀桃李满天下,他的脸上常常露出幸福的笑容。
每到课题进展到紧张关键的时候,梁老师总会关切地询问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总会督促我们每天坚持去锻炼身体,甚至半开玩笑的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学习忙,把女朋友都给忘了。梁老师时常告诉我们:“你们呀,就像是我的孩子,你们的父母把你们交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我交流呀。”
记得那还是在我上研一的那个暑假,因为课题的需要,我一直呆在实验室里熟悉刚刚从国外买回的实验仪器,而梁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起忙着调试安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开始感觉肚子隐隐作痛。梁老师看到了,拍着我的肩膀说:“这几天辛苦了,快回去休息一下吧。”我说:“可能是晚上着凉引起的,一会就好了。”可是到了后来,豆大的汗水从脸上流下,疼痛让我几乎直不起腰来。梁老师看到后,马上停下手边的工作,叫上另一位同学把我架上,一直送我到了军区总院,经过检查,才知道是肾结石。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梁老师安慰我说:“小伙子不要怕,我年轻的时候也有结石,只要坚持多喝水,就没有问题了。”到了晚上,梁老师又从家里带来了玉米粥,笑着告诉我:“这可是你师娘做的哟,你可要多喝点呀,不仅对身体有好处,我也好向你师娘交差呀。”看着梁老师疲惫的面容,我知道这些天他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要辛苦,深深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感到幸运。
把忠诚献给科学,将执着留给自己
梁老师就是这样,为人师表,吃苦耐劳,关键时刻能顶住压力。他总是习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默默地给我们树立榜样。
每天清晨,梁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智能楼的办公室里,早早的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我们实验室里有个不成文的习惯,每当周一的早上,大家都会将一份自己一周的工作计划和总结,贴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而排头第一张往往就是梁老师自己的。他常对我们说:“别看这张小纸片,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个明确的安排,更是对自己的一个监督。把它们保存下来,若干年后还是个纪念呢。”
每当实验室开始一个新课题的研究工作的时候,他总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按照每个人的特长来分配任务,并常常亲自负责关键部分的研究工作。他常常用恩师陶院士的话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研究,都应该把困难想的多一些,把时间抓的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多出成果。”至今,这些话都牢牢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2002年7月,实验室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机敏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波光纤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正处于紧张的攻关阶段。由于该类传感器的加工工艺非常复杂,且在国外公开发表的技术文献上,很难查到实质性资料。而对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系统的研究开发,并使之国产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并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此,梁老师带领我们不顾天气的炎热,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日夜连轴转,设计和加工成功了专门的光纤镀膜夹具,并完成了光纤真空镀膜驱动模型的设计和调试。紧接着,又来到位于南通的一家光学镀膜厂,在室温高达40度的镀膜车间里,一干又是半个多月,终于找到镀膜工艺的最佳参数,成功的解决了这种新型传感器加工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看到梁老师疲惫消瘦的面容中露出微笑,我们领会到的不在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包含了对梁老师做课题的那股执着、不认输的钻研精神的由衷钦佩。他用透支的体力和强撑的精神实践着一位科研工作者对事业的承诺。
不是春蚕甘作茧,世间何处出绫罗。
亲情的力量给予了这位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支持和细致的体恤。由于梁老师常出差、加班,经常晚上十二点以后才能回家,有时甚至调试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回来,家里的事情没法管。“多亏了夫人和孩子的理解和帮助。"每当谈起自己的家庭,梁老师总是满脸的歉意。作为我校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梁老师自始至终参与了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全过程并创建了光纤传感实验室;作为一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梁老师又总是心系学生,把教书育人与科研攻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为能有这样的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骄傲,更为南航大能有这样兢兢业业忙碌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教师感到兴奋和自豪,他们无愧于撑起南航大创办研究型大学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