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教工报
作为一名在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史尤为关心。最早在书上认识“书院”二字是从《燕山夜话》中看到的,说的是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有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了解到大约在晚唐时期,书院作为国家的藏书校典之所出现;到了宋时,变为讲学藏书之处;于清末改为学堂。书院制度作为有别于官学的一种教育制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后来知道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而如岳麓书院一般依然弦歌不绝,办学不已的在国内可谓是独一无二,因而被尊为“天下第一书院”、“四大书院之首”。现在的岳麓书院作为湖南大学的一部分,有着“千年学府”的美誉,12世纪末创建的英国牛津大学也比岳麓书院晚建约300年。千余年来,岳麓书院生徒接力,香火不断,就像一道起伏的山脉,峰峦相接,或形成中国文化思想上的一座座里程碑,如朱熹、张木式、王夫之、王阳明;或是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曾国藩、左宗棠、蔡锷。岳麓书院因他们而熠熠生辉。“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就是对岳麓书院最好的诠释。今夏,借与湖南大学校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之机,有幸一睹千年学府的真面目。
书院座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前临湘江,碧波荡漾。名山美水,前依后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高度协调。从湘江西岸的牌楼口,直往山巅,早有古道联通,形成一条风景中轴线,岳麓书院就建在此中轴线上的中点处。院前有天马、凤凰二山分峙两旁,俨若天然门户;院后沿中轴线而上,有爱晚亭、舍利塔、古麓山寺等著名景点相托,其它景点星布于中轴线的两侧。整个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难怪有人说“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夏天还是冬天,也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阴天还是雪天,它都以惯有的方式静候着,没有狂躁,没有世俗,没有颓丧,当你走近它的时候,你身上的红尘已被完全洗掉了”。其中的它指的便是岳麓书院。岳麓书院的历史已逾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无以数计的文化人来这里,创造和传播文化。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木式、王阳明在此传播宋明理学;国学大师王文清、王先谦、皮瑞,教育家杨昌济,维新变法先驱谭嗣同、梁启超、熊希龄在此从事教育及文化学术活动;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郭嵩焘、胡林翼、刘坤一、蔡锷、陈天华、邓中夏在此就读;青年毛泽东也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其卓绝的历史背后,隐藏着文化的大气和读书人千年相继的文化梦想。当然,所有这些,如今只能从遗留下来的文化建筑之中去寻找了。
岳麓书院的大门前面挂着一块“千年学府”的大匾,到这里寻找文化的人,沿着它所构成的时间空间,可以进入清朝、明朝、元朝、宋朝,停留在某一个朝代的早晨或黄昏,依偎在院墙或花窗之下,寻找逝去时代空灵浩阔的文化。“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由清人所撰并至今悬于书院大门两侧的对联,既颂扬了湘楚人才荟萃之盛,也盛赞了岳麓书院造就人才之多。不过要特别留意的是这“惟楚有材”可不是“唯楚有材”呀。楚人没有那么狭隘,惟是语气助词,所以也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楚有才”,而岳麓书院就是湖湘文化的中心。三湘四水孕育了中国灿烂的楚文化,这股文化厚积薄发,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岳麓书院的建筑,是专为文化人修筑的文人建筑,简古而淡雅,大体体现了古代读书人所需要的教学、藏书、祭祀三种功能。书院有明确区域划分,每一区域独立成一个完整的大院落。大院落又分成若干小院落,由亭台回廊连接,形成戏剧化的照映。庭院的构筑方式像一阙宋词,建筑语汇异而复同,同而复异,不拘格式,有流动的节奏感和立体化的层次感,徜徉其间,有电影蒙太奇的味道。
穿过门廊庭院,我驻足讲堂。这不单单因为讲堂的建筑历史悠久,而在于附着在建筑上一次次上演的文化故事。因为文化,它有了灵魂。它的命运是与朱熹、张?息息相关的,由朱熹、张?所建立的教学与学术会讲体系,确定了这座讲堂的文化学术的传播方式。公元1167年,37岁的朱熹与34岁的张?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学术会讲,二人同时登坛。会讲的高峰期曾三天三夜不下讲坛。由于二人生存背景不同,师承关系不一,且分属闽学和湖湘学两个不同的派别,在学术观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上讲坛便出现对峙,论辩双方互为论敌,气氛剑拔弩张、硝烟弥漫。然而,两位世界级的大师,并未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合而贬损对方,相反加深了友谊,通过空前绝后的激烈论辩,各自梳理了思想,从对方吸取了灵感,打通了通向真理的路径。直至今天,这种宽容精神,仍然从余光中、金庸、黄永玉、余秋雨的演讲中渗透出来。
这座三面有墙一面敞开的讲堂,一直是这座庭院的主宰,标志着这座庭院的修行和文化精神,是这座庭院的文化结构超智慧的浓缩,有一种神魂与共的庄严。我以为书院里与讲堂有着同等文化价值的便是书楼。穿过讲堂书楼便赫然眼前。这座建于公元999年、公元1000年开馆的楼阁,到今天,存世已逾1000年之久,而其千年的藏书史是任何现代化的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的古老,它的点点历史痕迹,它的整个生命所蕴含的是一种智慧之美,标示了人类在文化方面所能达到的深邃、完整以及对文化的惊人的韧性和不知疲倦的追求。可惜的是作为游客的我无法一睹楼阁之内的景象,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不过,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竟然让我在书院里发现了一个专门的古曲演奏厅。花上几十元钱,聆听了一曲由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演奏人员皆古装装扮,神色庄重,隐隐有古意。乐声如行云流水,情感由含蓄到喷薄,一泻千里。突然想到王维那首送别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然包含离愁别绪,但绝不是哀怨悲愤的曲子,整体基调是温婉大气的,这也是盛唐气象:人生舞台那么广阔,悲欢离合是正常的过程。虽然盛唐的繁华比不上今日的物质文明程度,可是盛唐心态的健康、身心的自由、心灵的自在,今日的我就只有羡慕的份了。没想到在这千年学府中收获了这样一层的领悟,不知是否是浓郁的文化气息所赋予的呢。
千年以来,岳麓书院的师生习惯了晚睡早起。每天早晨要在天色大明之前到孔庙和附近的祠堂叩拜,每月朔望还要由院长亲自领着去,叩拜完后才回到讲堂、书楼里听讲读书,忙碌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一年一年,他们就这样在庭院之间穿行着,用自身的生命力化解永恒的奥秘,向这个世俗的世界彼岸,摆渡永恒的信仰。其实,一个活着的人要是可以永远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在清妙的境界中听大师开讲,以神灵和书籍为伴,百世不老,万世不倦,那将是一种多大的幸福?
品读岳麓书院,追寻千年文化精髓,感悟中华文明。同行者说,乃是学习,也是享受,更是启迪与升华。不虚此行哉,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