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南航教工报  2004第7期

走过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来源:校工会发布时间:2011-03-10访问次数:37

七月流火,在校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袁川?和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陈惠生的率领下,由各部门工会主席组成的学习团踏上了前往韶山的旅程。

韶山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新中国建立以来,她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重视。经过韶山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她已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变为工农业迅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水平普遍提高,纪念景点众多、服务设施完备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特别是1993年毛泽东诞辰百周年纪念以来,新建了毛泽东巨型铜像、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韶山烈士陵园等融精神陶冶与旅游观光、纪念与游乐于一体的一系列大型纪念工程,更吸引着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身份的成千上万的新老游客。

我们一行人乘上了开往韶山的汽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汽车飞速穿过一座雕梁彩绘的巨大牌坊,连续翻越几个山坡后,从郁郁葱葱的山道上顺势而下,一下子掉进了群山环绕的低洼山谷中——韶山冲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然矗立的毛泽东铜像。为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而兴建的毛泽东铜像纪念广场,位于韶山的中心,占地5200平方米。四周苍松围抱,花团拥簇。红色大理石的基座,象征着伟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火热事业;金色的像身昭示出领袖光彩夺目的千秋功绩。高达10.1米的铜像(铜像高6米,基座高4.1米,),数字与"十一"国庆暗合,蕴涵着毛泽东缔造新中国的深刻寓意。身着中山装的毛泽东,神采奕奕,面含喜悦,胸挂"主席"证,手握文稿,注视着眼前潮涌般的人群,似如半个多世纪前出席开国大典时的翩翩风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一声划时代的宣告犹如仍在我们耳边回荡。

在韶山,关于这座铜像,还流传着更多更为神奇的故事和动人的传说。据说,1993年12月2日铜像从南京启运,途经江西井冈山时,汽车无故熄火,怎么也发动不起来。闻讯赶来迎送的当地百姓说:"毛主席是在井冈山起家的,老人家想在这里住一夜啊"。于是车队留宿一夜,第二天一早发动车,第一下打火就成功了,车队按预定时间顺利抵达韶山。还说,12月6日上午,车队经过上场屋不远处时,有人请示是否在故居前停留一下,负责人说没有必要,话音未落,运载铜像的卡车的水箱就沸腾了。人们说,主席自1910年16岁时离家远出,其间很少有机会回来,1966年最后一次离开韶山后,20多年了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他老人家现在到了家门口,能不想回家看看吗!而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和激动不已的故事是,12月20日上午10点30分,江泽民同志亲手为铜像揭幕,当巨幅红绸徐徐落下到铜像的手部时,空中出现了日月同辉的罕见天象!韶山冲漫山遍野的红杜鹃花在严寒的冬日里竞相怒放,12月26日那天,更有6只彩蝶围绕铜像轻歌漫舞,人们说,这是主席6位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亲人,也赶来为老人家祝寿了呀对善良重情的韶山父老乡亲们来说,回到身边的决非一尊铜像,而是他们日思夜盼的活生生的亲人!毛泽东的辞世是他们永远也不愿接受的事实,他们和这位浪漫的诗人一样,把对亲人的绵绵思念化做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意。因此人们都愿意相信: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铜像广场的南侧是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北面是规模宏大的毛泽东纪念园,往西是去往滴水洞的山道,向东就是毛泽东在下屋场的故居了。

一度曾十分隐秘的,被毛泽东戏称为"西方山洞"的滴水洞,位于此去大约四公里外的狭谷尽头,曾经是毛泽东祖父毛恩普居住地。滴水洞三面被群山锁闭,一面以为出口的狭小山涧,幽如洞府深不可测。山上一线清泉顺岩滴下,落地似入穴无影无踪,故此得名。相信吗?这细小的涓流且涌且逝,穿山越壑,渐行渐远,融汇百川,就是韶河之源呢。传说中,滴水洞里有块深藏不露的风水宝地,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毛泽东的曾祖父发现,后来成为毛泽东祖父的墓地。这里地势险要,气候优宜,前有龙头山,后有虎歇坪,风云际会,雨露同沾,站在洞后的峰顶上,南可拥望韶峰群山,北能俯瞰冲内全貌,传说是韶山毛氏的兴脉所在。"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洞门处摹刻的《毛氏族谱》中的这首七绝,就是对此胜境的传神写照。下车步入洞区,在两侧青峦叠翠的夹峙下,一泓溪水被拦腰斩成三段落差十数米的幽谷平湖,这就是1959年毛泽东回家乡时游泳的韶山水库了。滴水洞别墅一号楼,是毛泽东1966年6月视察南方时居住了11天的地方。他老人家使用过的卧室、客厅、卫生间等,陈设简朴实用,不尚奢华,一如伟人平易的天性,至今保持着当年的原貌。

从滴水洞返回再次经过纪念广场,西边里许,就是毛泽东故居上屋场老屋所在,也许是因为坐落在冲里一块地势稍高的坡地上而得名的。上屋场老屋依山面水而建,是一座灰瓦黄墙的普通农居,凹字形的建筑俗称“一担柴”式。屋前亩许大的水塘荷藕满池,平滑如镜,树投影斜,风摇荷动。隔水相望,对岸树阴下的那排屋宇,就是毛泽东童年发蒙的南岸私塾。

整幢房屋的内部结构和四里八乡的人家大致一样,包括堂屋、灶房、卧房、厢房、杂屋、碓屋、畜栏和檐栏等十余间。其中陈设的日常用器和农具中,还保留有毛泽东少年时挑水用过的扁担水梢,耕作时使用的锄头,以及卧房中点过的桐油灯和睡过的木床。

和其它地方不同的是,这里不允许照相,有值勤的武警战士在各房间巡视。故居内不通电,采光完全靠几扇窄小的窗户透进的自然光,络绎不绝的人群常常把本就不宽松的屋内挤得水泄不通。需要说明的是,原先的老屋早在1929年4月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没收了,房子和里面的器物都受到严重破坏,现在的故居是解放后按照原貌重新修葺的。

在故居前我们全体人员一起合影照相,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韶山之行,到此就将结束了。返程的路上司机播发起当年的革命歌曲,很快由一个人的小声附和变成全车的大合唱.人们还沉浸在参观的兴奋当中,伴随着毛主席的革命精神,我们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联系我们

编:210016

联系号码:025-84892218

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席信箱

  • 工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