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教工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们一行八人驱车来到了黄山脚下的太平湖。这一天阴雨绵绵,车行近太平湖,山路渐行渐高,从车窗望出去,群峰皆翠,云封雾绕,美不胜收。
到了太平湖,是当地的一个船家接待了我们,夫妻二人经营着一家小店,简单的午餐后,老板带我们去了著名的景点-芙蓉谷。芙蓉谷显然是一处成熟的景点,细节上可以看出精雕细琢的痕迹,一道山泉从山谷里倾泻而下,飞珠溅玉,蔚为壮观。芙蓉谷这样成熟的景点,太多的人工斧凿的痕迹,虽然精致,但总感觉少了一份自然的感觉,我不想多费笔墨。晚上游罢芙蓉谷,驱车开夜路返回,山路崎岖但别有一番韵味,雪亮的车灯铺洒在百转千回的山路上,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回到小店,老板娘已经烧好了丰盛的晚餐,满桌多的是乡间野味,一道鲜笋炒咸肉吃得大家赞不绝口,农家跑山鸡也品尝出了在城里难得吃到的美味,大家意兴甚豪,一起品尝了当地的一种烧酒,就是太平湖牌,说实话这个酒水口感确实不太好,取其应时应景之意罢了。
我们住的小旅馆背靠太平湖,面对群山。次日绝早,不到5点,我就醒来,犹豫是继续睡还是起床呢?心中交战了不到一秒钟就决定起床,理由很简单:怎能为了贪睡而舍却这清晨的美景?遂独自起床,背上相机,出得小旅馆,由于淅淅沥沥的夜雨,对面的山上更加云雾缭绕,心头忽然浮起那句:四时烟雨半山云之句,果然是好个半山烟云。我信步所之,随处取景,来到了太平湖边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一切都静悄悄地都还沉睡未起,几艘渔船静静地停泊于远处的湖面上。鸟儿倒是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不时有各种鸟儿掠过湖面。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如轻纱的氤氲水气,湖中的群岛沐浴在乳白色的云雾之中,缥缥缈渺似人间仙境。慢慢的太阳出来了,看来今天不再是一个阴雨天了。
吃罢早饭,我们一行来到了太平湖码头,游人稀少,我们包了一条游船,船体还比较新,我们的太平湖之旅就此启程了。
太平湖是安徽最大的人工湖。刚解放时,还是一条流了几千年的大河,河的两岸是山城古镇,下游是青弋江。五十年代后期,全国大兴修筑水利工程,太平县的陈村水库也趁热上马。当时一同修建的还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如今新安江水库成了千岛湖,陈村水库直到七十年代才建成蓄水,改名为太平湖。原先古老的集镇被淹没水底,成了湖底老街。三十年来,太平湖名声渐远。2005年,安徽太平湖因波光山色、秀岛错落、翠岗崇峦、清幽静谧,而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最美之地。
太平湖四周青山环抱,翠岗连绵;湖内秀岛错落,星星点点,犹如繁星点缀。在全湖控制流域面积达2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覆盖着松、柏、檀等上百种树木,郁郁葱葱、岛语花香,加之湖区内无工业污染源,无泥沙淤积,故山绿树绿水绿,湖水澄碧幽深,清澈如镜,水天相接,翠绿相映,兼有西湖的妩媚、太湖的坦荡、漓江的秀丽、三峡的神奇,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绿色翡翠。游人盛赞:“天池无此亲切,太湖无此幽深,三峡无此青翠,漓江无此烟云,富春无此高寒,西子无此胸襟,乾隆无此眼福,江南无此水程”。
昨天阴雨绵绵,今天却是万里晴空了,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船一离岸,很快我们就体会到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船向着湖中的群岛驶去。我来到江南二十年,工业化污染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清澈的湖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用以形容太平湖水,毫不过分。曾经有歌赞太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恰巧同行者就有一个在太湖边长大的,她说她小时候的太湖水也没有现在的太平湖水清澈。天生爱水的我一路上更加不舍得躲在船舱里,一直站在船头,披襟当风,贪婪地呼吸着春日尚略有寒意的春风,饱览着山川无边的秀色,远处的群山倒映在湖水中,湖面就像一匹绿色的缎子,让人不自禁地想融入其中。我们一共登上了三个小岛,另外两个岛我印象不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个登上的岛,小岛不大,被湖水环绕包围着,岛上绿树成荫,浓荫匝地,登上钟鼓楼,凭高远望,枝桠掩映中更添湖山秀色。忽然发现一枝灿若云霞的樱花自墙外探出头来,恰巧远处的湖面一个渔人正悠闲地划着一艘小船从湖面远远而来,远处渔船,近处樱花,相映成趣,我马上拿出相机记录下了这难得的瞬间。
1984年《红楼梦》剧组在太平湖拍摄《黛玉北上》,该剧文学顾问邓云乡教授面对太平湖自然没,发出了"应接不暇真化境,尘嚣误我悔来迟"之感叹。如果,能在纯净如玉的山水林间,找到原始的心动,如果,于苍茫野趣的记忆深处,珍藏一些不可忘记的吟咏,那么,这一个春天,又是何等的奇妙美丽?!(郑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