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延安

来源:校工会发布时间:2012-09-26访问次数:49

 

5月中旬,在校工会常务副主席袁贵平、副主席余春玲的带队下,校工会委员及部门工会主席一行人,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参观学习。其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

路过南泥湾

车辆行驶在弯曲蜿蜒的山路上,从车窗望去,歌曲中的“南泥湾”竟就真切的印入了我们眼帘:郁郁葱葱的山坡,鳞次栉比的田地,满目青翠的庄稼……。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是陕北宁边区的南大门。看到南泥湾,人们不禁想起当年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359旅部队。359旅指战员在王震旅长带领下,以“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豪迈热情开进南泥湾,数年之中,把一个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 草肥水美、人头攒动的陕北好江南。19439月,毛泽东在视察南泥湾时,高度赞扬了359旅指战员艰苦奋斗精神,风趣地说: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们越困,你们反而越胖了。他还指出,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就都有了。今天,南泥湾的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南泥湾所凝结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却在人们的记忆中永存,并时刻激励昭示着后人。

看到宝塔山

进入延安市区,已近傍晚时分,我们在延河岸边下车,在夕阳的余辉下,注目观望着宝塔山,浮想联翩……。宝塔山,又名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为周围群山之冠。山上高耸的古塔始建于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宝塔高44,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南北有两个拱门,内有阶梯,可依梯登临塔顶。1937年党中央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后方。“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也因此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曾以延安宝塔为地标,对延安实施狂轰滥炸;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对延安进行多次围剿和进攻。然而宝塔山如凤凰涅槃,在战火中愈发坚挺峻拔;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强大的敌人进攻面前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并由此把中国革命推向全国,最终取得胜利。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间,这里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走进枣园杨家岭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2.5公里处,这里群山环绕、清雅幽静。193811月,中共中央由凤凰山迁到这里。1943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枣园。中央其他部门如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仍留原处办公。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园内现有22孔窑洞,100余间瓦房和一座苏式小礼堂,占地面积80多亩。1939年中央社会部在这里办公,遂改名为“延园”。园内林木茂盛,树种繁多,有枣树、梨树、银杏、刺柏、槐树、杏树、皂角等。在杨家岭我们看到了当年毛泽东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生产自救时开垦的一块菜地。在艰难困苦的延安岁月里,毛泽东的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煤油灯。在破旧的办公桌前,我们似乎看到当年毛泽东在伏案疾书,一篇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著名篇章正是在此写成。从杨家岭到枣园,我们一路认真地听、仔细地看,从一件件文物、一张张老照片中,大家重温着延安革命的历史,体会着延安精神的真谛。

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不时的思考: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是什么精神和力量能把全国的无数志士仁人聚集在延水河边、宝塔山下。他们中有的来自全国大城市,有的来自海外,有的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的当时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名人,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却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饶、义无反顾的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我们真切的感悟到:无论是在革命烽火的战争年月,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精心培育的延安精神,是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机关部门工会主席 王青)

联系我们

编:210016

联系号码:025-84892218

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席信箱

  • 工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