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教工报
有这样一个人,她既是最严厉的父亲,也是最慈祥的妈妈;既是无名的英雄,也是不朽的园丁。她很年轻,也很爱笑,她很温和,却拥有无穷的力量。她就是我校优秀的青年教师——梁彦瑜。
梁彦瑜老师现在是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自2001年至2010年她先后师从涂永强院士、力虎林教授和德国KlausMuellen院士,分别从事了对鬼臼类抗癌药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锂离子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富碳纳米结构材料(纳米石墨烯和纳米碳管)的构建及其在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等课题。从求学开始,梁彦瑜老师就先后获得过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正”优秀研究生创新奖、德国马普奖学金、德国洪堡奖学金、洪堡学者、六大人才高峰等多项荣誉,并且在2011年4月她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主要从事以高效、清洁能源为应用背景的多功能富碳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组装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调节和控制的研究。梁彦瑜老师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航引进人才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以及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等众多项目,在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 等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共发表SCI文章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被其他同行引用1000多次,单篇最高索引近300次,并且申请国际专利1项、国内专利4项,授权3项。
梁彦瑜老师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为我校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梁老师先后担任了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3门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还培养了多名创新意识强、有发展前途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建设添砖加瓦。
虽然成为老师的时间还很短暂,但是她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严谨认真、锐意进取。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她还很懵懂,在课堂上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为了改变现状,她不断向资深同事请教,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听课,回来自己反思,寻找差距。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她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和赞同。她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设问、启动、引导和互动等各种教学手段激励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发现并获取知识,锻炼了他们自我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她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的过程,掌握学生的知识和喜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衔接点,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乐趣,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梁彦瑜老师用自己渴望进步、积极进取的科研态度和对教学事业的无限热爱感染了身边的人,带动了一批教学人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树起了一股积极学习、自觉提高的新风尚。
梁彦瑜老师,您是大桥,为学生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他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学生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传播知识,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这,就是南航“材”师!
(徐森 李梦贺)